9月18日-22日,第73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在法国巴黎召开,来自100多个国家的8000多名代表参会。本届大会由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主办,法国航天局承办。
在18日举行的盛大开幕式上,天问一号探测器研制团队获得了国际宇航联合会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这是经中国宇航学会推荐,中国航天科学家团队第二次获得该国际组织最高奖。IAF主席帕斯卡尔在颁奖时表示:“天问一号研制团队提供了成功探测火星的创新路径,为推进人类火星探索事业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姚建廷,天问一号探测器总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员研究员孙泽洲,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兼环绕器总指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张玉花作为团队代表领奖。姚建廷副司长在获奖感言中表达了中国航天对外开放的态度和意愿。
天问一号任务是中国开展的第一个火星探测任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的三大任务目标,在国际上也是首次。任务期间获得的科学数据对人类更深入地了解火星和太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IAF成立于1951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世界航天奖”是IAF设置的航天最高奖,旨在表彰在航天科学、航天技术、航天医学、航天工程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对世界航天发展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的成就的航天科技人员或团队。2020年,经中国宇航学会推荐,嫦娥四号团队获得了该奖。此次天问一号团队再次获此殊荣,在国际舞台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优秀成果,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影响。

来源:学术交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