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025年中国航天大会“先进材料、结构与制造”"技术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论坛汇聚了来自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航天材料与制造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论坛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冯志海研究员的精彩致辞中拉开帷幕。他指出:“在太空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先进材料和制造技术已成为决定航天器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实现航天强国梦提供坚实支撑。”

论坛精心安排了6场高水平的特邀报告,内容涵盖热防护材料、复合材料界面强化、材料基因组、增材制造、电磁场调控和太空制造等前沿领域。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李俊宁研究员系统介绍了可重复使用空天飞行器热防护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复旦大学叶明新教授分享了在碳纤维上浆剂及无氧超高温陶瓷前驱体研制中的创新成果。上海大学杨炯教授展示了机器学习在热电材料研发中的革命性应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王福德研究员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实践。清华大学蔡志鹏教授分享了利用电磁场提升金属及陶瓷构件组织稳定性的创新方法。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王鹏飞研究员展望了可编程超结构与太空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航天材料与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展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航天材料与制造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正如论坛主持人郦江涛在闭幕式上所说:“今天的研讨让我们看到了航天材料与制造技术的无限可能。让我们携手并进,以材料创新筑基,以制造突破赋能,共同开创航天事业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