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 月,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将在甘肃兰州(待定)召开第十届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 EDLA) 技术全国学术会议。会议将围绕“探索浩瀚宇宙、自由空天往返”主题,结合EDLA技术在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及深空探测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以及在各类运载火箭、飞行器、战略战术武器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开展研讨。
组织机构
大会荣誉主席:
王希季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大会主席:
戚发轫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大会共主席:
叶培建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杨孟飞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邓宗全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
宣益民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刘彤杰研究员(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林西强研究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童旭东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孟刚研究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李明研究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大会执行主席:
张柏楠研究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
孙泽洲研究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
李宏宇研究员(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沈波研究员(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陈熙萌教授(兰州大学)
聂宏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申麟研究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部)
陈德江研究员(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刘乃金研究员(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
薛晓鹏教授(中南大学)
组委会秘书长:
高树义研究员(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主办单位:
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器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专业组
承办单位: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协办单位:
兰州大学
中南大学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会议主题
专题1:EDLA新技术及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航天强国建设与EDLA技术发展战略航天器可重复使用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地外天体着陆、起飞技术发展超声速气动减速技术发展EDLA技术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方法
专题2:进入动力学与控制
进入动力学建模与分析高速进入气动与热分析进入与归航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入减速系统性能评估与试验技术
专题3:进入减速技术
柔性减速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柔性减速结构流固耦合理论与技术特种柔性材料研究及结构制备技术火工装置等连接分离技术动力下降减速技术气动减速试验技术
专题4:着陆缓冲与起飞技术
着陆缓冲理论与方法高效能无损着陆缓冲技术地外天体起飞上升技术着陆、起飞综合验证技术
专题5:热防护技术
航天器进入/再入过程新型防热材料及应用技术航天器进入/再入过程热控技术航天器进入/再入过程热防护技术航天器进入/再入热试验技术
专题6:新概念飞行器技术
跨介质飞行器技术研究与发展变形飞行器技术研究与发展仿生飞行器技术研究与发展柔性可展开结构技术研究与发展新型浮空器技术研究与发展
专题7:EDLA衍生应用技术
EDLA技术的民用转化研究与发展思路气动减速装置衍生应用技术着陆缓冲装置衍生应用技术控制及标位装置衍生应用技术充气结构拓展应用技术
会议安排


会议注册
参会代表请登录大会网站https://hy.htgjjl.com/EDLA2022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行会议注册。
会议注册费2500元/人,学生注册2300元/人,包含会议费、会议资料(会议手册、资料等)、会议用品等项目。参会嘉宾可采取提前汇款或现场刷卡的方式缴纳注册费,汇款时需备注“EDLA会议-嘉宾姓名”或通过现场POS刷卡缴费。本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统一开具注册费发票(默认为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学会账号如下:

注册截止时间:2022年9月18日
会场及住宿
(一)大会会场
签到台:长城建国饭店
主会场:兰州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
地址:长城建国饭店/兰州大学
(二)住宿
大会推荐酒店如下:
长城建国饭店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定西路332号(距离兰大大学生活动中心800m,走路约10分钟)
标间:500(单早)580(双早)
单间:500(单早)
大床:600(单早)
疫情防控须知
为做好会议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参会代表应当强化疫情防控责任意识,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建议会前进行核酸检测,及时如实报告个人健康状况,自觉接受疫情防控管理。更多疫情防控要求以甘肃省发布的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和大会官网信息为准。
如因兰州疫情形势变化造成会议地点变更,会议筹备组将及时通知。
请您关注大会网站https://hy.htgjjl.com/EDLA2022,随时了解大会最新动态。
会务组联系方式
王 盟15117908161
郭崇岭1861142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