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会员注册    |    登录
首 页 关于学会 组织机构 学会新闻 学术交流 国际合作 科普活动 智库建设 出版物 科技奖励 党建强会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协头条
万钢在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上的致辞
    日期:2025年05月30日    字体:【】【】【

在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上的致辞

(2025年5月30日)

万钢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迎来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代表中国科协,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支持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关心科技工作者建功立业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去年6月,全国科技大会胜利召开,吹响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冲锋号。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蓝图已经绘就,未来的十年,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历史坐标上,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图景里,必将是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

在此,我想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分享3点共同期望。

一是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彰显时代担当。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更加深刻地理解党和国家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成就及其背后的政治逻辑和理论逻辑,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尊重科研规律、激发探索活力,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聚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国家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二是不断丰富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从榜样的事迹中汲取科学精神力量,更要躬身力行、接续奋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以自身的家国情怀、创新实践和优良学风,展现科技工作者爱国爱党、团结奋斗、创新创造、向上向善的时代风貌,丰富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中国特色创新生态,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持久精神动力。

三是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基因。亘古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工程实践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突破现代科技瓶颈提供了独特路径,是我们独有的科学文化资源。要深入挖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革故鼎新、敢为人先等创新基因,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共生,将传统科学智慧凝练转化为当今科技创新的重要内涵,借助新兴技术让创新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与创新自信。

同志们!

新征程赋予科技界新的使命,新时代呼唤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新的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负重托、砥砺前行、奋发有为,以十年为奋斗刻度,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伟业,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用创新之火点亮民族复兴之路!

联系我们
电话:会员与组织工作处:010-68372113
   学术交流处:010-68372022
   国际宇航科技智库办公室:
   010-88100517
   科学普及处:010-68767387
   《宇航学报》编辑部:010-68767316
传真:010-68768617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院
邮编:100048
网址:http://www.csaspace.org.cn
邮箱:office_csa@163.com
中国宇航学会
微信订阅号
会员管理与
服务系统